音效更悦耳多媒体音箱摆放有门道
本文将结合常用的几种多媒体音箱系统的摆放实例,来讲述如何在现有的多媒体音响系统下,实现听音效果的提升,从而为我们的PC音频系统带来不花钱的“升级”。 音箱摆放,为何影响效果
很多读者都认为音箱简单摆放就可以了,仅仅是几个位置的变化,能提升听音效果吗?其实,音箱如果摆放合理了,可获得良好的声音重放效果,不但有更好的声像定位,而且能有真实的空间感和纵深感、音色也会变好且声染更小。
音箱摆放之所以影响听音效果,主要是以下两方面所致。
1.人耳对音频的定位
人耳对声音到达两只耳朵的时间差和强度差的感知是非常灵敏的。由于角度的差距,使得由音源传到左、右耳时产生微小的时间差,使人能够产生准确的方向感。同样是角度的差距,使音源强度发生了变化,人耳又可以通过声音强弱的微小差距产生距离感,这样就可以精确地定位音源了。
从声音定位原理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只用一个音箱,只能通过声音的强度来得到距离感。只有最少采用两只音箱,才可以得到方位感。理论上音箱越多,方位感越好。但是从实用角度和技术角度出发,我们常用的只是2.0、2.1、5.1和7.1音效系统,我们后面也将以这四种多媒体音箱为例讲解。
2.录音决定了音箱的摆放
在录音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空间感,需要采用多只不同角度的麦克风进行拾音。这就决定了在以后的音频回放时,需要摆放更多的音箱来还原这些声道。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如果我们需要实现立体声,就需要最少两只音箱,这样在两只音箱正前方等腰三角形顶点上的位置上时,才能准确再现原来的声场。
但是两路音箱只能重现前方的声场,对两侧和身后的声音则无能为力了。这样在录音时,就需要再增加两支后左、后右的拾音话筒进行录制。对应的,在进行音频回放时,则需要增加后左和后右音箱。依次类推,增加多个拾音话筒,再配合回放时的多个音箱,就可以实现更好的空间感。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针对不同的音箱系统,应该如何正确地摆放它们。
2.0音效系统摆放规则
由于我们这里谈到的多媒体音箱的摆放,都属于近场聆听。这样对于2.0系统来说,将两只音箱分开2.0米左右,作为底边,人耳作为等腰三角形的定点,从两只音箱到人耳的距离相等即可。
1.距离
两个音箱不能太靠近。如果太近,人耳听到的只是扬声器的直接的声场,没有经过周围空间物体的反射。自然界的声音一般来说并不是直线进入耳朵,大多是通过了几次反射才进入耳朵。同时在音波行进的过程中,能量会减弱,加上反射造成的消音和延迟作用,声音已经有了变化。这种反射混合起来的效果称为交互混响,正是依靠这些变化,我们才能判断周围的环境,人耳对这样的声音感觉才更真实。不经过混响,声音听起来会很干涩。即使经过一些反射,距离太近的话,经过衍射的声音也被掩蔽掉了。
2.角度
左右两个音箱应该在以观赏者为中心,角度45到60度以内。
一般来说,左右两个音箱最好与人耳呈45°左右的夹角即可。如果音箱距离听者太近的话,音域定位不够精确,且高低音单元存在相位差,声音不能同步。距离太远,音场会变窄,失去空间感和临场感。结合实际用途来说。如果主要用于欣赏电影,则推荐该角度在45°左右,这是监听电影声轨混音时所采用的角度。如果主要是听音乐,那么将左右扬声器间的距离拉大在60°左右可以获得较大的收听角度。
3.高度
上面我们从平面上对音箱的摆放进行了说明,这里我谈谈音箱的高度。摆放音箱最好选择音箱支架,可以随意摆放并方便调节高度。按照大家默认的一般说法,是高音单元和人耳平齐就可以了。但是这点也可以根据音箱的性能和自己的习惯来灵活制定,比如经典的T200a,由于高音单元性能比较突出,低音单元稍微逊色一些,我们就可以选择人耳和低音平齐,可以使得高音低音接近同时到达人耳,降低相位差的影响,达到更好的听音效果。
上一页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