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应该怎样正确维护?SSD错误及正确用法
(SSD)固态硬盘作为如今个人电脑不可或缺的性能提升组件,几乎在所有新出货的PC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同时大量的老电脑也通过加装或者升级SSD焕发了“第二春”。不过,作为一种全新的存储介质,SSD相对于过去的HDD(机械硬盘)在工作原理方面完全不同,这也就造成了SSD在日常使用中必须要有意识地去进行维护——否则,轻则使用时间一长就严重掉速,重则缩短磁盘寿命,造成资料丢失、数据损坏甚至是整盘报废……
看到这里你一定已经吓到了:那固态硬盘日常应该怎样正确地维护呢?别怕,只需要记住,哪些错误的操作特别“伤SSD”,而哪些良好的习惯对我们的SSD有积极的意义,想要用好SSD就很简单了。
要想让SSD用得好 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经常断电,或是非正常关机
大家都知道SSD没有电机和磁碟等机械部件,所以它遇到跌落时远不似过去的机械硬盘那么脆弱,但是SSD也有一个巨大的软肋那就是害怕突然掉电。这是因为SSD一般都有较大的缓存空间(类似电脑的内存),当写入大量数据时,数据并不是直接写到SSD的闪存上的,而是会先暂时存放在缓存里。此时一旦遭遇停电,或是用户通过长按电源键强制关机,那么存放在缓存里,实际上并未真正写入到SSD上的数据就丢失了。万一弄丢的刚好是特别重要的部分(比如文件分配表FTL),那么甚至可能导致整盘的数据都变得无法读出……
长时间不通电使用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如果你把一块SSD从机箱里拆出来、长时间放置,它上面的数据甚至都有可能发生丢失。这是和闪存的工作机制有关的:在闪存上,最基本的存储单元叫做“晶格”——它就像一个个小电池,内部封有电子。而闪存读取数据时,就是通过判断每个晶格内是否有电(准确来说是电压的高低)来读出“0”或是“1”的二进制数据。
和干电池一样,闪存的晶格也存在漏电现象——放着不通电一段时间,晶格里的电子就可能会“逃逸”,电子跑得太多了,晶格里的电压就不够了,原本是“1”的数据就可能会错误地被识别为“0”,最终造成数据错乱、丢失。
现代的SSD主控都具备对晶格电压的智能检测和纠错算法,正常地开关机使用过程中,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晶格内电压稳定,偶尔长时间关机几天或者数周问题也不大。但是要是数月不使用SSD,建议还是隔一段时间将其通电一次(可以断掉数据线而只连接电源线),每次约半小时就足以维持SSD内数据的完整性了。
当做下载盘进行重负载下载
过去,笔者常听一些朋友劝告:不要在SSD上使用迅雷等下载软件,尽量使用机械硬盘作为下载盘。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保护SSD,延长其使用寿命。
机械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中间的电机一直在转动,控制磁头的伸缩悬臂也一直在动作,所以大多数机械硬盘坏掉其实都是电机坏了而不是盘片损坏。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部件,只有在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候其闪存才会有大电流经过,这就是为什么机械硬盘的寿命一般用小时表示,而固态硬盘的寿命要用写入的数据量衡量。
现阶段的廉价家用SSD多半使用的TLC闪存,此类闪存的写入寿命约为本身容量的300次上下——换句话说,250G的SSD,写入(包括删除加起来)75TB数据就差不多会挂掉。即使是一贯厚道的Intel,其TLC NVMe SSD 600p在外媒的暴力写入测试中,正常使用写入106TB就挂了——如果是高负载4K随机写入,更是只坚持了50天就寿命终结。
所以,对于经常使用迅雷的朋友们来说(对我知道你们下的是什么)这个寿命显然是不够用的。为了电脑里其他重要数据着想,还是不要拿SSD做下载盘了罢。
未开启AHCI、4K未对齐、使用xp系统
这三个可以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都更接近系统安装时的注意事项而非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首先是AHCI——这个我们之前介绍NVMe SSD的时候已经说过,它是SATA硬盘的一种传输协议。虽然AHCI现在已经很落后,虽然它对于SSD的小文件读写性能优化很渣,但是它对于SATA SSD而言还是足够用的。
不过,AHCI协议的开启与否要在安装系统之前进行,否则会直接导致蓝屏或无法进入系统,现在的NVMe SSD虽然不再需要AHCI协议,但对于那些具备SSD+HDD双硬盘设计的电脑来说,开启AHCI仍然有提升传统硬盘性能的正面意义。
第二条“4K对齐”想必大家都听过对SSD有好处。但是什么是4K对齐?简单来说就是让硬盘从准确的初始位置开始写入,这样尽量减少数据在硬盘上被“拆分”的概率,能有效提升性能和延长磁盘寿命。
虽然4K对齐在系统安装完成之后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但是风险较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空的SSD和干净的系统镜像安装系统,这样系统在分区过程中就自动是4K对齐的了。记住!千万,千万不要使用如Ghost那样的旁门左道安装系统,因为Ghost装好的系统,4K几乎不可能实现对齐,会对SSD的寿命造成很大影响——当然,盗版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这里就不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