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cpu性能调到最佳(散热器对电脑性能的影响)
大家好,我是小匠。对于喜欢自己DIY主机的朋友来说,CPU散热器肯定不会陌生。为了让处理器 长时间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散热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CPU风冷散热器究竟蕴含多少学问呢?
其实影响风冷散热器的性能因素很多,比如材质的导热系数、鳍片面积、鳍片间距、底部厚度、接触面积、流体流向等,这次我们就只讲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方便大家有个大体理解。
首先是散热器的分类:有热管与无热管,塔式与下压式
如果让我们给风冷先分个类,那我们会按照无热管分为热管散热器与无热管散热器,前者为各种第三方散热的主流接口,后者则多见于处理器的原装散热,以及部分低端的第三方散热器。从散热效果上看,前者基本上是花式吊打后者,所以现在Intel基本上也不搭配原装散热了,AMD这边也就只有幽灵棱镜这种级别的可以用一下了(如果可以忍受噪音的话)。
然后我们主要讲一下主流的热管式散热器,常见的热管式散热器大体上分为塔式结构,另一种称为下压式结构。
首先我们看一下下压式散热,它是一种躺在CPU上,然后风扇从上向下吹风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一般就是在:1.高度比较矮,可以放到ITX这种小机箱中,2.它可以顺便帮助主板周围的电子元件散热。
这样的设计也很大的劣势,一来不利于机箱内部风道,容易引起乱流,二来风扇下方有风力盲区,不利于散热,三是部分气流回弹,会影响风的走向,因此下压式散热效率一般相对较低。
而塔式结构的首要好处就是可以解决风力盲区的问题,气流平行通过散热鳍片,气流截面的四条边上的气流速度最快,而CPU发热垫正好位于一条边上,另一个好处就是没有反弹风压,散热效果要好于下压式。同时,塔式散热也有利于机箱内部风道的建设,可以引导风尽快的从机箱后部的散热口排出。
当然,缺点也还是有的,比如无法给周围的元器件散热,也没有办法直接吹到热源,同时对机箱有一定的要求。
然后就是热管的相关知识
热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分为蒸发受热段与冷凝段。当受热段开始受热,管壁内的液体就会气化,然后蒸汽流在压力的牵引下向冷凝段流动。蒸气流达到冷凝段后变成液体,同时也放出大量热量,最后借助重力回到受热段完成一次循环。
由于热管具有热传递速度极快的优点,安装质散热器中可以有效降低热阻值,增加散热效率,因此有“热超导体”之称,工艺设计出色的热管散热器,具有普通无热管散热器无法达到的强劲性能。
热管直径对热量传导有着显著的影响,直径越大效果越好,但是也并非是一味地增大直径就可以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中间还涉及到热管的组合、排列、结合、成本等,大部分散热器都是采用6mm热管,只有少部分采用的是8mm。
底座方案的区别:铜底与热管指出
在常见的金属材料中,银的导热系数最高,然后是铜和铝,但是由于前两者成本以及加工花费太多,所以目前主流风冷散热器材料一般都选用铝合金。在采用铜底座 铝底鳍片结构时,散热性能与纯铜底 铜鳍片的散热效果几乎相差不多,但是重量方面却翻了一倍。所以目前大多数中高端散热器都采用铜底 铝制鳍片的搭配方式来在成本与散热效果之间取得平衡。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让热管与热源直接接触,理论上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底座与热管之间的热阻,大大提升热管利用率。但是CPU表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面,存在着我们肉眼无法识别的凹凸,在散热器压上去之后还会导致二次变形,因此要让散热器底部与CPU表面吻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目前散热器领域的普遍共识是热管直触可以制造出高性价比的散热器,但是无法做出顶尖的产品,所以大多数高端散热依然使用铜底作为底座而不是热管直触技术。
散热鳍片面积、厚度与间距的艺术
在底座与热管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想要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增大散热面积无疑是最快的方式,而增大的方法无外乎两种:一是通过增大体积来增加散热片数量,另一种是通过缩少散热片间距来增加数量。
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方法一容易造成散热器的体积无法控制,方法二会让风道的尺寸减少,风阻增加,鳍片之间的灰尘也容易增多、淤积。因此想要提升散热器性能,一味地增大体积是不可取的,散热器的体积重量、散热鳍片的厚度、间距都是很考验厂商的研发实力的。
当然,排除散热片自身的规划,与热管的联动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热管与散热片的集合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焊接和穿Fin,焊接的工艺界面热阻值较低,但是成本较高,焊接一旦不均匀或者内部产生空气都会导致热传导效率降低。
而穿Fin就是通过机械手段让热管直接穿过鳍片,这种工艺简单但是也不比焊接低。一旦穿Fin不过关,散热效率不仅会大打折扣,散热鳍片甚至可能会直接脱落。同时为了保证鳍片阵列不变形,穿Fin往往会搭配扣Fin技术使用,即将鳍片边缘弯折,以卡口的形式将相邻的鳍片结合,保证鳍片间距不改变。
需要注意优秀的穿Fin工艺与焊接工艺并不会有明显的性能差距,关键还是看厂商的工艺水平,不过焊接在耐用性和稳定性上有优势,因此目前高端的散热器基本都是焊接工艺,主流的性价比产品大多是穿Fin工艺。
总的来说,一款优秀的散热器并不是在以上单一的方面表现出色,而是在所有方面达到较好的平衡,特别是风冷散热器的轻量化。个性化已经趋向主流,维持各项的平衡就更能凸显厂商的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