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开发一键清理源码目录的经验分享
那些.ncb .obj .suo等等很多类型的中间产物,自然是不愿意被打包到源码目录之中的。这些文件如果不幸被打包,那么你30K的源码被打包成30M,是很常见的事情。
我以前每次打包源码之前,都会手动把所有的不需要的文件都给删除掉。操作次数多了,就想办法让这个工作更简单,起初我是编写了一个批处理文件ClearSrc.bat,这个批处理可以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包括子目录)的所有无用文件。每次需要清理某个目录的时候,把这个批处理文件copy到需要清理的文件夹,然后执行一下这个批处理,就把文件夹清理的干干净净了。
但随着遇到的待清理文件类型的不断增多,比如某个版本我增加了对VSS的临时文件的删除,某个版本我又增加对svn临时文件的删除,某个版本增加了对sln的升级备份文件的删除。总之,我的ClearSrc由1.0慢慢升级到了5.0。随着它执行次数的增多,电脑硬盘上也到处是它的身影了……
于是我又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个批处理放到鼠标右键里面,每次点击的时候,自动调用这个批处理。这样我就不用把这个批处理到处copy来copy去了,电脑上也不会存在N个不同版本了——只要维护一个版本即可,也就是当前右键指向的那个版本。
接下来介绍一下实际的过程。
下面是这个批处理的内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d "%1"
del *.ncb *.suo *.scc *.user *.aps *.obj *.ilk *.pdb *.idb *.pch *.dep *.res /s /f /a /q
del *.exe.embed.* *.exe.inter* *.dll.embed.* *.dll.inter* /s /f /a /q
del BuildLog.htm UpgradeReport*.* UpgradeLog.xml *.sln.old /s /f /a /q
del *.svn-base all-wcprops entries dir-prop-base /s /f /a /q
for /f "delims=" %%i in ('dir /ad /b /s') do call :rd_dir_empty "%%i"
goto :eof
rem ======= 删除空目录 =========
:rd_dir_empty
rd %1 2>nul||goto :eof
set dir_route=%1
for /f "delims=" %%i in (%dir_route%) do (
set dir_route="%%~dpi"
for /f "delims=" %%j in ('dir /ad /b "%%~dpi"')do rd "%%~dpi%%j" 2>nul||goto :eof
)
:: 把路径最后的/去掉,以便set route_deepest="%%~dpi"能取到上一层路径
if "%dir_route:~-2,1%"=="/" set dir_route="%dir_route:~1,-2%"
if /i not "%cd%"==%dir_route% call :rd_dir_empty %dir_route%
goto :eof
上面这个批处理,内容很简单,首先是递归删除目录下所有特定扩展名或者包含特定关键字的文件,然后再删除所有的空文件夹。
用户也可以自己编辑一下,添加自己需要删除的独特类型,也可以去掉自己不需要删除的内容。
而上面的这个批处理具体内容,我删除了VC6一直到VC++2008的工程所产生的常见垃圾文件,同时也清理了vss和svn产生的临时文件(我打包源码的时候,一般会去掉这些,如果不希望清除版本控制信息,切忌慎用,我自己就有一次很悲催的清除了自己电脑上的开发目录下的所有版本控制信息……)。
至于如何添加到右键菜单,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步骤:
首先,将上面这个批处理文件,保存到某个目录,比如“C:/ClearSrc.bat”。
然后,新建一个文本文档,输入以下内容(注意加粗的路径就是上面那个批处理文件的路径):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clear]
@="清理源码目录"
[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clear/command]
@="/"C://CleanSrc.bat/" /"%1/""
将该文本文档的扩展名修改为“.reg”,双击执行该reg,将上述内容写入注册表。
那么现在,但你在任何一个目录上右键点击时,就会多出一个“清理源码目录”的菜单项,如下所示:
执行这个后,会弹出一个cmd窗口,自动执行上面那个批处理,删除所有需要删除的内容。
补充说明一点:360安全卫士会认为这个是恶意软件,然后把它给干掉,记得把它加入到信任列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