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的地震预警管用吗(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还没到之前,四川除了震源地区之外的绝大多数地方的老百姓都已经提前收到了警报,最大化的减小了人员伤亡。
其中一张来自重庆网友的预警截图刷屏各大网站,“64秒后地震横波到达重庆市江北区,震中四川泸定,预警震级6.9级,震感较强”。有网友则表示自己的预警播报只有30秒,也要网友表示没有收到任何预警信息。
为什么有的人预警时间长有的人预警时间短呢,手机是怎么实现的地震预警功能?想要搞清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先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
地震说白了就是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而形成的。相邻的版块之间发生挤压或拉伸,在板块交界的地方可能由于受力过大,岩石层发生断裂,会释放出一种名为地震波的东西,地震波会从震源向四周传播。我们会接受到预警信息全靠它的帮助。
地震预警原理就是靠地震波实现的。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纵波传播速度快,振动幅度小,对地面上的建筑物破坏小,而横波恰恰相反,横波传播速度慢,破坏力大。
当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地震监测站利用纵波比横波先传播的特点,在收到纵波信息后,再通过计算横波到你所在区域的时间,立即用电磁波把预警信息发送到我们的手机上。这里有一个小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远高于地震波,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在破坏力大的横波到达时,通过传播的时间差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求生时间。
我们搞明白了预警的原理,现在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为什么有的地区预警时间长,有的地区预警短,有的甚至没有呢?
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地震波传播过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当你身处震源地区时,地震波的横波与纵波同时向外传播,也就是说,身处震源地区的手机没有办法再通过它的特性利用传播上的时间差进行预警,因为开始即地震。
当你手机接收到了预警信息,那么意味着你不在震源地区,预警的时间越长,说明你离震源越远,安全性也就越高,相反预警时间越短,离震源也就越近,危险性也就越高。
不同地区离震源的位置都是不同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重庆地区能有长达70秒的预警信息,而康定市只有仅仅7秒的时间。虽然对震源地区的人民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对其他地区的人们,这提前预警的几十秒信息已经可以相当程度上减少人员的损失了。
目前的地震预警,手机还只是承担了信号接收器的作用,也就是说地震预警目前无法从手机的硬件来获取地震波信息,只能被动地接收地震监测站发送过来的预警信息。不过为了进一步减少预警盲区、提升预警效率,未来手机可以利用内置传感器取代传统预警监测仪的目标。
智能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应震动,一旦手机监测到地震信息,就会向预警中心服务器发送信息。而预警中心服务器,则会结合众多手机信息判定是否发生了地震,并在判定后秒级测算地震预警震级、震中位置、发震时刻,并向震中周边受影响人群发出预警信息。未来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监测了。
虽然这项功能还为时尚早,但是普通的地震预警功能,国产手机大多已经系统级接入了,手机操作系统级接入,还可使得地震预警信息按最高优先级传递,最大限度降低通信延迟。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各个品牌的手机打开方式,还没有打开地震预警功能的小伙伴们快去打开吧,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手机管家→MIUI预警中心→地震预警。
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OPPO: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苹果/三星/其它手机: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